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如火如荼进行中。第二期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展览题材包括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3个板块、15个展区,总面积51.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比上届新增273家至10313家。
事实上,当前家居企业普遍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多变、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严峻挑战,使得家居行业传统的外贸拓展之路阻碍重重。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革时刻,寻求富有韧性的出海路径、构建高触达率的国际品牌体系?本期家居新范式结合参展的恒林家居、SENG CUCINE、梦百合等诸多本土家居企业表现,看外贸“领头羊”们提供的“标准”答案。
积极应对出海挑战与转型机遇
除了特朗普带来的关税压力外,多家参展企业告诉家居新范式,当前家居行业其实还面临着海外市场的结构性转型压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挑战:
一是海外合规性壁垒升级
家居行业在欧美市场主要面临的合规性标准主要有:美国的STURDY防倾倒法案、CPSIA儿童家具法规及16CFR阻燃标准;欧盟的REACH法规;英国的BS EN标准,并确保软体家具满足防火法规。
今年年初,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一款我国产的抽屉柜进行了紧急召回,因其违反了STURDY法案的警示要求,存在倾倒和卡住风险。
这次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也对相关品牌造成了不可逆的声誉损伤,凸显了合规性在国外市场的重要意义。此外,绿色环保材料与可持续包装的应用,也是海外消费者,尤其是欧洲民众极为看重的。
二是地缘政治不稳定造成供应链重构压力
此前,家居头部企业纷纷选择东南亚、墨西哥等新兴制造基地,以回避可能的关税风险。而特朗普政府近期的普遍关税政策,将上述地区纳入其中,极大增加了出口不确定性。
此外,目前红海危机仍未结束,航运成本依旧高昂,这让尤为依赖海运的家居企业承受了更大的物流成本。
三是海外消费范式的转变
与国内市场相同,人口结构变化使得90后甚至95后成为海外消费者主力。这个世代有着较强的DIY装修文化,并且呈现“轻硬装重软装”的趋势,同时他们更偏好听从TIKTOK等社媒平台上的网红推荐,并将家居设计当成表达个人身份的渠道。
与上述三个挑战相对应,不少家居企业在本届广交会与家居新范式分享了自身的具体实践,大致可总结为三条差异化突围路径:以绿色低碳破局高附加值市场、全面拥抱数字化与智能化、拓展外贸+和内外+渠道创新。
绿色+智造为中国家居业提供底气
一是坚持低碳,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使用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都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从零醛板材的“健康革命”到高分子地板的“地面革新”,从竹纤维无塑餐具到绿色无铅化管材,参加广交会的家居企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等环节,推动产品绿色化和智能化升级。
来自江西的艾芬达暖通科技,通过智能化程序设计,实现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生产了一系列绿色智能的电热毛巾架产品,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还拓展了东欧、南美等地区的新兴市场。尽管面临关税压力,艾芬达预计2025年海外销售额还将同比增长大约20%。
广东企业润致则重磅推出历经三年研发的新品‘无塑纸碟’。这款产品以食品级白卡和油墨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成型工艺制成,不仅耐水、耐油、防渗漏,而且可降解,解决了传统塑料餐具的环境污染问题。
江苏宿迁的明星产品“孕婴板”,凭借自主研发的‘植物蛋白胶黏剂’技术,实现了甲醛零添加,达到国际ENF级环保标准。产品采用纳米抗菌涂层更使其兼具防潮、耐磨、抑菌功能,孕妇、婴幼儿、老人等高敏人群也可使用。
由此可见,在国际贸易风云变幻与碳中和目标交会的十字路口,出海企业正面临全球市场中日益严格的绿色合规要求和消费需求,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成为必修课。
二是全面拥抱数字化与智能化,也成为家居企业探索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在慕思展位上,网红产品AI床垫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外商体验者。这款AI床垫可以根据用户身体的变化,进行角度、软硬等肩背、腰、臀三区智适应调节支撑,床垫下面包含左右共10个AI驱动柔性调节单元,此外还可以即时生成睡眠报告供用户查看,基于5500种睡感调节数据支撑。
针对大部分发达国家共同面对的老龄化趋势,广州市品本一洁具则展示了一整套适老化居家产品:由可调节洗脚凳、顶洒、花洒、水龙头组成的助浴器,机械升降扶手,电动升降洗漱台,共同装扮一个“老年人友好”的家用卫生间。
银发经济的想象不止于浴室。品本一洁具还展示了一套可升降厨房。在遥控器的指挥下,灶台、储物柜可以联动升降,老人坐在轮椅上,可以轻松地把它们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就能方便地进行洗菜、备菜等一系列烹饪操作。
多位国际客商认为,智能化水平已经为中国供应商提供足够的底气,叠加快速响应和定制化能力,能很大程度上对冲美国关税政策对订单的影响。
转向新兴市场与内外销并举
三是渠道创新,包括拓展全球化多元市场格局,积极推行“外贸+内销”双引擎战略。
一些家居企业表示,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便通过海外客户留意到美国关税政策或许会有变化,已“未雨绸缪”调整了自己的市场布局,迅速将市场重心转向欧洲,通过精准定位区域文化需求(如复活节、圣诞节产品),快速切入新市场,部分规避了此轮关税冲击。
比如家居新范式注意到,专注于健康坐具赛道的恒林家居表示,拉美其实具备相当一大部分高端消费需求,且市场上对应产品存在空白,因此公司接下来将更加重视拉美市场。2024年恒林就接到了委内瑞拉最大的家电家具专卖店采购订单。
作为高端不锈钢定制家居行业的领军品牌,SENG CUCINE携社交厨房、智纳卫浴、智净阳台三大核心空间定制方案亮相,展会现场迎来众多国外客商咨询。森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来展位洽谈合作的除了老客户,欧盟等市场的新客户也不少。“我们将积极调整出口战略,开拓新市场,寻求新机遇。”
一些面向中东市场的企业,积极开发符合伊斯兰审美的几何图案瓷砖,针对东南亚热带国家推出防潮防霉板材等。
本次广交会上,还有一点引起家居新范式注意的是,诸多企业在现场力推面向内销市场的产品与营销计划。
事实上,家居外贸企业转战内销市场,或者说家居企业推行“外贸+内销”双引擎战略,已经成为近几年家居行业的主流现象。
要想在内销战场上打胜仗,当然并非易事,竞争激烈程度早已呈现白热化。纵观成功转内销的家居企业的做法,一是展开针对性产品研发,建立起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体系;二是构建国内的渠道网络,普遍以经销商渠道、工程渠道为主,辅以线上渠道、设计师渠道等。
如转内销相对成功的梦百合家居,在品牌端通过广泛的线上线下内容投放、产品种草开展强曝光,还充分利用IP营销实现品牌影响力破圈,提升品牌认知度。
梦百合先后作为曼联全球官方合作伙伴,深度挖掘曼联合作资源,使用曼联IP形象,触达体育爱好者圈层;与热门IP《三体》联合推出0压智能床新品,在泛科技人群中掀起热浪;还与围棋IP深度绑定,举办世界级围棋赛事,将品牌提升深度睡眠的形象与高强度用脑人群进行强关联。
长期做出口的家具企业,在产品设计、质量、功能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能力,最大的短板在于知名度不占优势,消费知晓度较低。通过广交会这类大展的流量中心,该类企业既可连接海外客商,也可集中对接国内客商与渠道资源,面向数十万级行业观众的展示,快速提升影响力。
结语
在熙熙攘攘的广交会展厅里,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商品交易的热闹场景,更是一场中国家居企业“逆风出海”的生动写照。
值得注意的是,从正举办的广交会,到3月份刚闭幕的中国家博会(广州),以及即将于7月份开展的中国建博会(广州),这些“外贸三剑客”国展平台,都在积极推动中国家居行业从挖掘产品特色、到迅速开拓新兴市场、再到内外销并举,引导中国家居企业一路“见招拆招”、赢战全球。这期间,既不乏灵活应变的“身段”,更有处变不惊的“韧性”。
家居新范式相信,未来随着“中国品牌”持续扎根、迎变,以及RCEP等区域合作深化,中国家居企业在国际化之路上的韧性与活力或将迎来更大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