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巽风/作者
2025年4月,《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联合发布,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多个部门政策组合,增加金融资源供给,畅通科技三资循环,促进科创产业融合,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8月19日,财政部发布了前七个月的财政收支数据,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936亿元,同比增长62.5%。其中,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达151亿元,环比增29%,同比增长1.25倍,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大增70%,环比增长超19%。
证券交易印花税基于证券交易金额征收,其受市场交易规模以及交易次数等因素影响。而以上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情绪持续回暖以及流动性改善。在此背景下,截至2025年8月25日,金融科技指数近一月涨幅达19.39%,大幅跑赢同期沪深300。
一、玩转金融科技指数的 “配置公式”
作为作为“金融+软件”的组合,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一般而言,享受两大行业的双重弹性。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简称金融科技,发布于2017年6月22日,以2014年06月30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选取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相关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支付清算、网络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以及其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参与金融产品与服务价值链的公司以反映金融科技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采用调整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加权方式进行加权,每半年调整一次。
从成分股行业分布来看,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聚焦新兴金融科技领域,专注信息化技术参与金融产品与服务价值链的公司。金融科技指数成分股涵盖了8个申万三级行业。其中,垂直应用软件权重占比最高,达到47.21。此外,IT服务III、其他计算机设备,证券III三个行业权重占比分别为25.18%、9.85%和9.46%。总体来看,金融科技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专注在软件和计算机领域。
此外,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成分股的平均总市值为236.85亿元,呈现小盘特征。
从具体成分股市值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8月25日,有2只超过1,000亿元,总市值介于500至1,000亿元的成分股有3只;总市值在200至500亿元之间的成分股有12只;总市值在100至200亿元之间的成分股有15只(占比26.31%);有25只成分股总市值低于100亿元(占比43.86%)。
此外,金融科技指数权重集中度高,金融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占比合计53.02%。其中,前五大权重分别为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电子、润和股份以及指南针,占比合计超4成。
二、读懂金融科技指数的市场波动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体,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创新技术手段,对传统金融行业进行深度改造和升级的主题。博时金融科技ETF、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金融科技指数,聚焦于金融与科技交叉的细分领域,如金融IT、互联网券商、跨境支付等。
金融科技指数的历史表现显示其具有高beta特性,即对市场整体走势更为敏感。
这种高弹性和强波动性特征源于金融科技行业的双重属性:既受益于政策与市场环境的驱动,即金融市场景气度提升带来的交易量和创新业务增长,又依赖于科技行业的创新驱动和风险偏好。因此,指数的波动都会受市场交投活跃度、资金流向以及监管动态直接影响。
从收益角度看,截至20025年8月25日,近三年,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27.4%,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84%。从风险角度看,近三年,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39.83%,同期的沪深300的年化波动率为17.34%。
一般而言,当宏观环境向好、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时,金融科技板块更容易受到资金吹捧,展现出强大的进攻性,出现超额收益。反之在熊市中则可能也会产生较大跌幅。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把握波段操作机会。当市场出现调整迹象或行业面临不利因素时,及时减仓或离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亏目标,谨慎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