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了。
1
“接班人”再生悬念
保险巨头又“变阵”了。
几天前,中国平安(601318.SH)发布公告称,陈心颖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任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CEO)兼常务副总经理。
陈心颖是新加坡人,2013年刚加入平安就跻身核心管理层,历任集团首席信息执行官、首席运营执行官。加入平安前,陈心颖曾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公告陈心颖辞任的同时,中国平安也公布了联席CEO的新人选——郭晓涛。值得一提的是,郭晓涛入职平安仅约4年,5个月前刚被任命为集团的首席人力资源官。加入平安前,郭晓涛长期供职于外资咨询公司。
此番人事变动,也让中国平安的“接班人”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时间回到2020年7月,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马明哲卸任平安集团CEO,继续担任董事长。多年来,马明哲一直是这家万亿企业的掌舵者,但生于1955年的马明哲已经年近古稀,外界有理由认为他已经在挑选接班人。
回看过去几年,“马明哲接班人”有过好几个人选。
例如原平安集团副董事长任汇川,其于1992年加入平安,从平安财险基层员工一路做到集团管理层核心成员,堪称平安集团本土少壮派代表,也一度被外界视为马明哲的接班人。
但就在马明哲卸任CEO的几个月前,任汇川就离开平安赴任腾讯,出任高级顾问,今年6月还成为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再然后是姚波。他2001年加入平安,2007年起担任公司总精算师,2008年起担任CFO,此前是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负责集团战略规划和财务。但就在几个月前,姚波也因个人及家庭原因,辞去了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等相关行政职务。
马明哲曾在内部多次说过,“平安是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不会为任何人停下”。在真正的“接班人”出现之前,马明哲依然是这辆列车的绝对掌控者。
2
保险,不好卖了
马明哲可以决定平安的接班人,却无法掌控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截至2023年10月13日收盘,中国平安在A股的股价是47.97元/股。这个价格,相比于此前近90元的最高点,几近腰斩。
遥想2020年11月,中国平安的市值一度攀上1.7万亿,仅次于工行和建行。但从那以后,中国平安的股价一路下跌,如今市值只剩下8735亿,较巅峰时刻缩水了——
8200多亿。
不到三年时间,一个宁德时代(最新市值8381亿)快蒸发没了。
▲图源:亿牛网
面对这样一场下跌,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很早就离场了,只留下一众散户被套牢。数据显示,2020年末,中国平安的股东人数是70.05万户,但到了2022年一季度,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21万户。截至2023年6月,也还有96.46万股民在苦苦等待。
这种境况背后的原因,可以从中国平安的财报中寻找。
2023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收入4887.83亿元,同比增长7.6%。但同期的归母净利润为698.41亿元,同比下降1.2%;营运利润819.57亿元,更是同比下降了5%。
这样的趋势,在2022年已经显露。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万亿元,同比下降5.92%;实现归母净利润837.74亿元,同比下滑17.56%。
此外,2022年公司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已经回落至10.10%,比2021年同期下滑2.9个百分点,为近10年以来的最低点。
往细处看,中国平安2022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288.2亿元,同比下滑24%。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在2022年为平安带来净利润493.46亿元,也同比减少18.2%。
再看平安财险业务,2022年的营运利润为88.79亿元,同比下滑45.2%;营运ROE较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至14.8%,近乎腰斩。
此外,2022年,平安的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9.3%,总投资收益率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一个明显的现实是,保险没这么好卖了。截至2022年末,平安的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为44.5万人,较上年末的60万人减少15.5万人,降幅高达25.8%。
拉长时间来看,过去四年里,平安的代理人已经缩减近百万人。
3
“隐形地主”的忧伤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平安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险企业之一。
但平安的商业版图,远不止保险。少有人知道,平安还是地产界的“隐形大佬”。
2015年,数位地产界大佬齐聚一堂。北派万通冯仑、华远任志强、SOHO潘石屹;浙系绿城宋卫平;闽系旭辉林中,粤系碧桂园杨国强、万科郁亮;渝派协信吴旭;海派绿地张玉良。一众大佬谈笑风生。
而将他们召集在一起的,正是平安董事长马明哲。
强大号召力的背后,是平安对头部房企的深度布局。克而瑞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8月,平安就持股了7家重点房企。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与平安涉及股权合作的房企至少超过20家。碧桂园、旭辉、华夏幸福、融创、朗诗、绿地、招商蛇口、金地、保利、华润、绿城、九龙仓、协信等多家头部房企背后,都有平安的影子。
▲图源网络
此外,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被动,平安显得极为主动。它不仅有自己的市场和土地研判团队,会主动跟踪土地,而且还会主动寻找房企合作拿地。
若将它持有的上市房企股份和自身拥有的不动产相加,平安的地产版图更加辽阔,深不可测。从这个意义上看,平安才是中国地产圈的“隐形一哥”。
在房地产的黄金年代,平安的确收益颇丰。根据深蓝财经的梳理,2019年、2020年,平安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774.97亿元、1247.01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51.87%、87.14%。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正是来源于投资地产的收益。
但平安也没料到,风向的转变来得如此迅疾。曾经让它盆满钵满的房地产,转眼已是烫手的山芋。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平安投资性房地产规模达1366.55亿,而同期中国人寿的投资性房产只有131.93亿,是平安的1/10。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华夏幸福。在2021年财报中,因计提了华夏幸福432亿元的减值准备,平安全年利润骤降近三成。
不难想象,平安将不断为自己的地产执念付出代价。
客观来说,平安依旧是中国实力最雄厚的企业之一。它的资产超过10万亿、营收超过万亿、利润近千亿,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但即便是这样的巨无霸,也必须明白一个现实——
在历史的进程面前,我们都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