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州这个区,给出了“绿色答案”


 


一座城市的“绿色答案”。

1

“百千万工程”如火如荼

2023年11月6日,广东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市召开。

这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目的是补齐广东“最大短板”。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但与此同时,广东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广东县域面积占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28%,但县域GDP占比仅为12.5%。

“百千万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按照规划,广东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东多地都取得了新突破。

例如茂名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如诗如画的风景备受热捧,这里一年接待游客近120万人次。再如清远佛冈,当地以“企业+农民合作社”的新型商业模式,提高清远及佛冈柑橘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还有阳江阳西县沙扒镇,以海水种苗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并打造镇域副中心,推动全镇城乡融合发展……

同样的景象,也出现在广州。近日,“观点”走访了黄埔区,实地感受了“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走在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绿野次第新,乐作岭南人”的意境油然而生。这是广东省首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涵盖东中西部三个山地休闲体旅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有“黄埔区后花园”的美称。

 

 

长岭现代农业公园划分为农博园、耕乐园、耕乐研学中心等区域,里边还拥有湖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建成的工厂化育苗温室、气象及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系统等,引进辣椒、番茄、水果黄瓜等蔬菜新品种58个,通过适应性评价试验、田间观察和考种,从中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种植的品种36个。

 

 

“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则以茶产业为基础,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团队,不断选育研究,让茶树品相逐步整齐化,凸显老茶树的独特风味,构建起一个“乡村振兴”的新样本……

 

一路看下来,不禁令人感慨。广州黄埔不仅有占全市四成产值的制造业以及最硬核的科技力量,还是广州市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双标杆区,“百千万工程”正在从规划变成现实。

2

田野间长出的“黄埔经验”

很多人说,走进黄埔区,就像是在“逛公园”。这话不假,在如今的黄埔,绿色生态已经成为一张名片。

2022年以来,黄埔加快打造全域公园城市,通过“百里路网”“百个公园”“千棵古树”“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园业融城”等行动,创新“公园+”融合模式。河湖之畔,黄埔公园生态水景、创新公园花海飘香、香雪公园十里梅林等景观连成一条线。

 

 

时至今日,黄埔464条市政道路、620公里绿道、41个城市公园与广场、41个口袋公园、93公里“连城森邻道”、117.37公里碧道贯通连接,一个生态城区已然成型。

要理解如今的黄埔,得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一千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从黄埔古港起航;近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创办黄埔军校,成就了闻名世界的“将帅摇篮”,“到黄埔去”成为那个时代有志青年的流行语,新民主主义革命掀起高潮;39年前,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开区在这里应运而生,成为改革开放桥头堡。发展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具实力、最具活力、最具效益的经开区之一,这片484.17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一座集产业、创新、教育、生活于一体的新城。

 

 


 

30多年时间里,当初的“城乡结合部”变成了如今的“湾区新明珠”。

令人惊讶的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黄埔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变差,反而越来越好了。

如今,黄埔的城镇化率高达94%,但乡村和绿色美景并不是分布在“边缘地带”,而是像棋盘一样,融入到每一片城市图景之中。

 

 

黄埔以“园中有城、城中有园、推窗见林、出门入园”为目标,构建山水林田湖城一体的生态基础,实现处处有公园、处处是美景。

啥叫“城乡发展一盘棋”?黄埔给出了答案!

3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更难得的是,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黄埔的经济发展也没有落下,它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和“城乡平衡发展”之路。

这些年来,立足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基本盘,黄埔大力推动新型显示、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黄埔集聚了4.8万余家中小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约占广州市一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92家,占广州市企业30.5%;制造业单项冠军18家,占广州市75%;7家企业入选“胡润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总数排名广州市第一。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如今在黄埔已形成“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全产业链生态布局,集聚企业超过4000家。

 

 

如今的黄埔,俨然成为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高新技术发展高地,吸引着一个又一个的国际顶级高新技术公司在这里落户。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黄埔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黄埔区云埔街火村社区,里边有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纳金科技园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园区,聚集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村民仅加速器园区和纳金科技园区的年租金可分配收入就达到3050万元。

但你也许不知道,曾经的火村社区发展模式单一,经济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近一半,农村集体可分配收入仅715万元。

这种巨变背后,黄埔区在火村社区通过发展留用地合作开发建设产业园的方式,拓宽了村经济的收入来源,激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新活力。

还有迳下村,以前这里的村道坑洼不平,村民靠着传统的农作收入,年轻人都往外跑。2020年,迳下村被纳入黄埔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在那之后,迳下村的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知识城集团子公司总部驻迳下村,发动和组织村民种植水稻、自主经营,迳下村集体收入从原来26万元增加至280万元,增长逾10倍。“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村集体的2022年总收入更是超过九千万元。

 

 

此外,在新龙镇,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从这里破土而出,带动了迳头村等4个村发展;科教创新园区、智能制造区和生物安全园区带动了5条村;科学之光走廊将推动农、科、旅乡村融合……

 

 

未来,黄埔将在全区17个镇(街)高质量实施“一街一主业+N”产城融合行动,加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创新平台、特色绿色城区,在全区61个村(社区)实施“一村一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在黄埔,人们见识到,尖端科技和山林乡野的“混搭”竟然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黄埔不仅获得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区”荣誉,还完成广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张网”试点工作。

如今的黄埔,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更有金山银山的“价值”。

4

结语

黄埔的实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一个现实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基本省情,也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百千万工程”要做的,正是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可以说,再造一个新广东,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实施“百千万工程”更是重中之重。

这无疑是一个大挑战。要知道,在冲刺“减碳”的关键当口,有一个问题,全世界都想找到答案——

如何能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甚至换道超车?

这个问题,我们在黄埔的发展路径里看到了答案。这个地方已经证明,低碳发展,绝不等于“躺平式”发展,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这里的蓝天白云,这里的碧波青草,这里的顶尖科技,这里的安居乐业,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

不难想象,一场发展观的洗礼,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