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Emma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4月9日晚间,城商行中的“优等生”宁波银行发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
年报显示,2024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归母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非利息收入186.3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27.97%。在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宁波银行依然展现出较强的盈利韧性。公司拟向普通股股东分红,每 10 股派 9 元(含税) 。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深入剖析这份财报的深层逻辑。
规模扩张红利释放,总资产突破3.1万亿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到3.13万亿,同比增长15.25%,这一增速明显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约为10.3%)。在存贷款业务方面,宁波银行实现了双高增长,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1.48万亿,同比增长17.83%,这反映出在实体信贷需求恢复的背景下,资产端的投放力度有所加强。
同时,存款总额也达到了1.84万亿,同比增长17.24%,存贷比为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负债端的稳定性得到了持续的加强。
睿研制图:(数据来源Wind)
资产质量韧性十足,风险抵御能力突出
宁波银行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管理理念,资产质量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不断完善“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依托数据驱动和模型策略,加强风险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和准确性,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为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2024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2.67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持续低位运行,拨备覆盖率389.35%,其资产质量在系统性银行中排名前列,高拨备缓冲了潜在风险,保障了利润平滑能力。
宁波银行构建的"天罗地网"式风控体系,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不良率低至 0.76%。其独创 “4+N” 风险预警模型,整合内外部数据,动态监测客户风险画像,2024 年预警超 2000 户潜在风险客户,化解近百亿元风险资产。
资本内生能力,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逆势提升
在规模快速扩张背景下,宁波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资本工具创新等方式维持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资本充足率:2024年末为15.32%,较2023年末增加0.31个百分点,为后续资产投放预留出安全边际,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4%。
升级商业模式,赋能成显著
宁波银行以“融合创新、转型升级”为发展方向,构建发展新动能,经营效率保持良好。
报告期末,公司银行存款余额 10,599 亿元(含机构存款),较上年末增加 1,485 亿元,增长 16.29%。公司银行客户 17.18 万户,较上年末增加 2.03 万户。
投资银行业务客户突破 5,000 家,融资总量(FPA)5449亿元,债券主承方面,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2,596 亿元,连续五年在银行间市场位列区域性银行第一。
深耕实体经济:2024年,宁波银行继续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策略,不断加强向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等关键领域的信贷支持。同时,公司构建了客户分层经营和梯度培育体系,以巩固和提升对公客户的经营基础,并扩大了贷款规模。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达到8,226.28亿元,较上一年末增长了24.40%。
图片来源:官网
永赢金租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宗旨,深耕多领域,推首创 “设备之家” 平台助设备更新。其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渐升。报告期末,租赁资产余额 1301 亿,行业排 11,不良率仅 0.26%,报告期内净利润达 25.51 亿元 。
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投行智管家”,构建 “债券 + 股权” 双轮驱动,满足投行客户全周期需求。自主研发的 “易托管” 平台不断迭代,服务近千家客户。报告期末,公司托管客户 652 家, 托管资产 CUM 规模超 4.74 万亿。
贷款业务上,公司加大普惠信贷投放,拓展 “首贷户”,借数字化提升服务。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达 27.78 万户,贷款余额 2199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18.35%。
综合化经营格局完善:公司发挥多牌照优势,子公司协同出色。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等子公司在各自领域深耕细作,其中,宁银理财管理规模达4735亿元,永赢基金公募总规模 529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697亿元,其中非货规模 3,51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033 亿元,市场排名与品牌口碑持续提升;宁银消金助力消费升级。
2024年,宁波银行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了稳健增长,资产质量优异,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综合化经营格局持续完善。展望未来,宁波银行仍将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抵砺前行,以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依托,以专业创造价值,以责任诠释担当,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探索高质量与差异化发展新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