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非餐饮品类订单突破1800万单,京东如鲠在喉?

4 月 12 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 王莆中在社交媒体发文谈及京东外卖。他称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阿里、滴滴、字节都曾涉足,若把外卖视为即时零售一部分,达达和京东到家 2014 年就已开始,只不过收效甚微。

王莆中指出即时零售发展火热,美团非餐饮品类订单突破1800万单,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还表示美团原计划下周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30 分钟送万物” 的新体验会满足更多用户需求,把那些大而无当的仓配体系扫进历史垃圾堆。

对此,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回应京东集团员工的提问时表示:要是有空就赶紧去加入“小哥应急小组”,看看有没有外卖或者快递兄弟在大风中遇到困难的!或者去参与出口受阻企业的采购小组工作,尽快给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刘强东直言,“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打破行业痛点,百亿投入打造“品质化” 新势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商业版图中,外卖市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京东强势入局外卖业务,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2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与美团平台6%-8%之间的佣金比例相比,其推出的针对 5 月 1 日前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政策,展现出极大吸引力与竞争优势,短短一个月内,平台上的商家数量实现了显著增长。

自3 月 1 日起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新手奖励、高峰时段补贴,部分订单配送时间宽松等,为京东外卖业务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月 11 日,京东推出百亿补贴计划,计划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同时发放覆盖京东外卖平台所有门店,最高 20 元的补贴。另外每天限量发放10 万张满25减20元的外卖 “百亿补贴金券”,涉及的餐饮门店包括麦当劳、海底捞、汉堡王、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库迪、古茗等。

对于京东为何做外卖,京东集团CEO许冉表示,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行业痛点、满足用户需求。当前行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商家佣金过高、骑手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京东有意愿和能力予以解决,因此定位“品质外卖”,希望让行业能够重回健康、良性和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对京东零售而言,做好外卖业务,既可以提升用户的增长、购物频次,也可以带来场景的延展。

同时许冉表示,百亿补贴上线后,京东外卖餐饮单量增长迅速,预计4月14日起的当周日单量将突破500万单,这一速度远远高于预期。

中国定位专家、顾均辉战略定位创始人顾均辉认为,京东外卖以“品质化” 作为核心定位,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外卖市场突出重围。京东向来以 “正品、高效物流” 闻名,若能将外卖业务与 “高端餐饮”“安全供应链”“准时达” 紧密绑定,便有机会切入美团、饿了么尚未完全主导的高净值用户市场。并且,京东的即时零售网络(达达、京东到家)和仓储体系,可能在外卖配送时效(如 “30 分钟必达”)和服务标准(如冷链配送)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与美团 “万物到家” 形成错位竞争。

外卖角逐,巨头交锋,持久战模式正式开启

过去外卖市场形成美团饿了么“二分天下”市场格局以来,许多企业想要抢占市场份额,但都未取得可观成效。

京东外卖在市场拓展过程中,面临着用户留存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挑战。因补贴优惠而吸引来的“薅羊毛”用户,其忠诚度较低,难以实现长期留存。如何将这些用户转化为稳定客源,培养其使用习惯,是京东外卖亟待攻克的关键课题。

与此同时,持续的高额补贴策略虽能在短期内吸引用户、扩大市场份额,却会对京东的经营现金流造成显著压力。从公开数据可见,2024年全年,京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580亿元,而美团在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71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69亿元,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达708亿元。短期内,美团在外卖市场占据着稳固的市场主导地位,京东外卖想要迅速打破这一格局难度颇高。

反观美团在外卖业务领域深耕多年,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护城河。通过长期市场培育,大量消费者形成了在美团 APP 上点餐的习惯。同时合作商家生态丰富多样。配送员队伍庞大,算法精准,配送时间快,具有极大吸引力。

虽然美团优势明显,但消费者对餐饮外卖品质、价格以及配送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平台也在纷纷拓展业务领域。京东则凭借自身的电商基因和物流优势,切入外卖市场,并在餐饮外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鲜、母婴等品类的外卖配送服务。

不过,京东外卖的入局已为市场注入新的竞争活力,迫使美团加快业务转型步伐,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场由京东与美团两大巨头掀起的外卖市场角逐,必将是一场漫长且激烈的持久战。随着双方不断发力,未来二者的深度碰撞,有望重塑即时零售行业的市场格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服务与全新体验。

互联网行业资深观察家陈睿表示,美团短期内优势明显,但京东在电商领域积累的资源、技术与用户基础不容小觑。京东若能打通 PLUS 会员体系与本地生活服务,复用配送员资源,实现 “电商 + 即时零售” 流量闭环,有望在外卖与即时零售市场站稳脚跟 。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的战略博弈** 京东以“品质外卖”切入市场,凭借免佣金、高补贴及骑手福利等差异化策略,短期内快速拉升单量,但需警惕补贴驱动的增长不可持续。美团凭借成熟的用户习惯、商家生态及配送网络构筑护城河,现金流优势显著,短期地位难撼动。京东的核心挑战在于:1)如何将电商用户转化为高频外卖用户,实现流量协同;2)平衡百亿级投入与盈利周期,避免长期消耗战;3)在美团“万物到家”与饿了么的夹击中建立差异化定位(如高端餐饮或30分钟极速达)。 这场角逐本质是即时零售生态的争夺,若京东能整合达达物流与供应链优势,或可打开“电商+即时配送”的新场景,但需警惕重蹈滴滴外卖的覆辙。长期看,行业可能从“两强争霸”进入“三足鼎立”,但盈利模式优化与用户留存才是决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