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三博脑科东坝院区年底启幕:床位扩容+硬件升级构筑神经专科新标杆

在我国神经系统疾病诊疗需求持续增长、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加速推进的行业背景下,专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此进程中,国内神经专科领域的领军企业三博脑科(301293.SZ)迎来重要里程碑——其核心旗舰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将于12月底正式迁入东坝新院区并投入运营,这一战略举措也成功引发市场与业界高度关注。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的重点工程及2022年服贸会“两区”建设重大项目,东坝新院区的启用远非一次简单的地址变更。

其更标志着三博脑科在服务能级与战略布局上的一次双重飞跃:对医院自身而言,新院区的搬迁是突破原有院区发展瓶颈、实现全面升级的里程碑;对区域民生而言,新院区将为北京市东北部区域乃至更广范围的患者,提供触手可及的国内顶尖神经专科医疗服务。此外,放眼全国医疗格局,此举亦是优质专科医疗资源扩容与精准下沉的一次深度实践,通过提升供给质效,切实助力缓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看病难”的核心痛点。

床位数与接诊能力双升精尖设备筑牢精准诊疗根基

据了解,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东坝新院区占地面积达22454.6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扩展至63167.44平方米,新院区规划配置床位480张,相比此前,院区在硬件体量和接诊能力上预计可以实现质的跨越。

在住院环境方面,东坝新院区采用了宽敞明亮的病房设计和科学合理的床位布局,这一布局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住院体验,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收治效率,对满足更多脑科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和增强区域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伴随床位规模的扩大,新院区在医疗设备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升级。院区引进了包括高端3.0T核磁共振、96通道脑磁图、进口ROSA手术机器人及脑电监测系统等在内的一批先进设备,这些设备从精准诊断、精准治疗以及提升手术安全与疗效三个维度为患者带来实质性获益,推动其整体诊疗水平实现了阶梯式的提升。

具体来看,高端3.0T与1.5T核磁设备及高性能CT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脑部影像,帮助医生更精确地识别脑部结构与病灶,对脑肿瘤与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具有关键作用;术中磁共振可在手术过程中实时成像,辅助医生评估肿瘤切除情况,力求彻底清除病灶以降低复发概率;复合手术室配备的术中DSA系统,能在脑血管手术中实时观察血管状态,增强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进口高端脑电监测系统可在术中动态捕捉患者脑电信号,指导医生避开关键功能区进行操作,从而保护神经功能,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此外,院区百级净化手术室数量增至13间,为各类复杂脑科手术营造了高度洁净的操作环境,有效控制术中感染风险,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成果与应用层面来看,床位的增加和先进设备的全面引入,有助于带动医院接诊容量与诊疗效率的双重提高,为业务放量和收入增长创造了基础条件。而硬件水平的跨越,尤其是在精准诊断与微创手术领域的设备强化,则有助于巩固三博脑科在复杂、高危脑科疾病治疗方面的技术优势,从而增强品牌公信力与行业竞争力。

全流程服务提升患者体验学科重构打造诊疗闭环

规模与硬件升级的同时,三博脑科东坝新院区在医疗服务体验与学科体系构建上同样实现了显著提升。

据悉,东坝院区的所有住院病房均配备了独立卫生间与24小时热水系统。在公共区域,医院还设置了便民服务站、营养餐厅及康复活动区,并全面配备了无障碍设施。在服务流程上,医院坚持医疗费用透明化,公示所有项目与药品价格,并已对接国家医保、异地结算及商业保险体系。此外,院内特别设立了“医保政策咨询岗”,致力于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门诊楼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了多项服务功能,并创新性地推出了住院病房管家服务,为患者提供从办理入院到协调检查的全流程引导与协调,以细致入微的个性化关怀,确保患者省心无忧、安心休养。

院方表示,新院区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模式。在巩固神经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将重点发展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康复科及中医科。其中,急诊科将充分依托医院强大的神经外科背景,可以快速评估并高效救治神经外科急症及其他各类急危重症患者。例如,为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从快速诊断到紧急手术的一站式救治方案,极大地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能够看出,“大专科,小综合”的学科重构对三博脑科而言,是一次从“专科精锐”向“综合平台”的战略升级,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该模式在强化其神经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通过布局急诊、重症、康复等关联学科,构建了覆盖脑科疾病“预防-诊疗-康复”全周期的完整服务体系。其不仅提升了医院对复杂病例的综合处理能力,增强了患者粘性与临床疗效,更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病源,优化收入结构。此举标志着三博脑科从一家顶尖的专科医院,向以神经学科为引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医疗中心迈进,将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此外,据公开信息显示,三博脑科新院区还计划未来通过开展“脑健康科普课堂”、社区免费咨询、脑健康专项筛查等公益活动,积极提升公众的脑健康意识。

医院设立长期发展目标:建成以“国际神经疾病会诊中心、脑健康管理中心、疑难重症诊疗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医学成果转化中心”五大核心功能为支撑的神经医学区域医疗中心。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医院践行“让更多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这一使命的决心与诚意,也为其未来发展描绘了充满潜力的蓝图。

人才内循环保障持续输送医教研一体化夯实技术根基

医疗机构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以人才为基石,以平台为引擎。而三博脑科在人才储备与医教研平台建设方面的深厚积累,更为东坝新院区的顺利启航与长远发展提供了核心保障。

据了解,在人才储备方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直属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三博脑科拥有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26人,累计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300余人。同时,医院承担、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4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业论著50余部,在国际著名的神经外科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含 SCI)550 余篇。

这些数据表明,三博脑科已构建起一支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而深厚的导师资源与丰硕的教研成果,确保了临床技术与学术创新的源头活水,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共同支撑起医院处理高难度、复杂性手术的能力,为维持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水准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三博脑科还建立了有效的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通过选拔首医大三博的中青年技术骨干至连锁医院进行实战锤炼,同时选送各连锁医院的优秀人才来京进修,这一机制优化了人才配置,有力保障了三博脑科旗下各院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在平台建设方面,三博脑科一直着力打造的“医教研”一体化运营平台,有效促进了三博脑科技术实力的提升,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具体实践上,三博脑科深度融合于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体系,不仅承担着大量研究生临床教学与见习、实习任务,还通过系统性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定期举办的学术沙龙与技能竞赛,构建了覆盖职业发展全周期的内生性人才培养体系。在科研层面,医院积极搭建实验室平台,鼓励临床医生围绕神经系统疾病开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探索,其参与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正是“以科研反哺临床”理念的直接体现。

在东坝新院区的规划中,三博脑科也将强化临床、教学、科研与转化之间的协同。对三博脑科而言,强大的医教研平台是吸引和留住顶尖医学人才的关键磁石,而人才的集聚与创新活力的迸发,又将不断巩固三博脑科在脑科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其长远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形成“医疗引领-教学传承-科研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