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10月31日召开2025年第47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金新能”)首发事项,泰金新能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告披露,该公司拟募集资金98,995.03万元,主要用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等项目的产业化建设及研发中心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泰金新能业绩增长显著,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同步攀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0.05亿元增长至21.9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0%左右;扣非净利润由8763.71万元提升至1.83亿元,也展现出50%左右复合增速的强劲成长性。2025年公司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之势,1-9月实现营业收入17.13亿元,同比增幅18.61%,同期扣非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幅10.6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5年全年预计新签设备订单金额(不含税)为12亿元左右,同比增加超500%,随着2025年新签订单的陆续生产制造,下半年发货量将持续攀升,随着验收周期加快,将为2026年业绩持续性做好稳定支撑。
不仅如此,在业务布局方面泰金新能已构建了以电解成套装备为核心的多元产品体系,并依托“按订单生产、分阶段收款”的运营模式,持续强化产业链协同与资金效率,客户结构覆盖国内外众多行业领先企业,展现出广泛的市场认可度。未来泰金新能将持续拓宽战略赛道,更将积极布局氢能、芯片封装等新兴领域,以“技术+应用”双轮驱动构建多层次发展格局,为自身中长期成长注入持续动能。
厚植技术壁垒,奠定市场龙头地位
阴极辊作为电解铜箔生产的核心装备,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铜箔的档次和品质,被誉为“铜箔质量的生命线”此前高端电解铜箔生产核心装备阴极辊市场被海外企业占据,我国相关产业在技术获取与供应链保障方面面临现实挑战。
为突破困局,泰金新能自创立以来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发展引擎,尤其近三年研发投入更是从2022年的3755.39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7183.97万元,累计超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0%左右。这种持续的战略性投入为公司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共拥有专利权224项,包括发明专利90项(含2项美国发明专利),仍有多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在深厚的技术积累基础上,泰金新能实现了阴极辊的自主研制突破和进口替代。通过关键材料与结构设计的持续创新,公司掌握了极薄铜箔生产的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适用于4–6μm极薄铜箔的阴极辊。2022年,公司更是研制出全球最大直径3.6米阴极辊及生箔一体机;到2024年,其阴极辊及铜箔钛阳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已双双位居国内第一。
此外技术优势的持续提升也为泰金新能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在金属玻璃封接领域,公司掌握了从特种封接玻璃材料开发、计算模拟到制备的全套核心技术,成为国内少数实现特种封接玻璃粉国产化并具备完整工艺能力的企业之一。与此同时,公司在氢能领域也完成了重要技术储备,覆盖碱性电解水与PEM电解水制氢的关键材料与装备,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产品矩阵,铸就持续增长核心引擎
企业要实现长期发展,既需要在垂直领域持续深耕,也要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构筑更加稳固的护城河。泰金新能围绕这一战略路径,在巩固电解成套装备及铜箔钛阳极等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金属玻璃封接、氢能、光伏等高增长领域,逐步形成多层次、协同互促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泰金新能核心业务增长显著。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成套装备产品收入从46,343.03万元增至74,950.27万元,增速显著且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维持在60%左右。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公司新签电解铜箔成套装备订单金额(不含税)为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00%左右,经营性现金流更大幅提升,显示出强劲的成长动能。
不仅如此,泰金新能钛电极业务收入也快速增长,2024年较2023年大幅增长,2025年1-6月份同比呈双位数高增之势,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而金属玻璃封接产品因具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高绝缘、高气密性和高抗氧化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发展前景亦十分广阔。
此外,面对绿色转型趋势,泰金新能精准布局氢能、光伏等清洁能源赛道,并积极切入高端装备交叉领域。在氢能方面,公司撬装加氢站解决方案覆盖电解槽、纯化及气液分离等核心环节,可支持绿氢制、储、运全链条需求;在新能源与高端制造交叉方向,公司重点布局芯片封装用极薄载体铜箔成套装备、PET复合铜箔装备及光伏镀铜装备等前沿领域,精准对接半导体、新型储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设备需求。
技术与产品筑基,成就市场引领地位
在完善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支撑下,泰金新能逐步构建起辐射海内外的稳定客户网络。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境内客户涵盖比亚迪、嘉元科技等大量铜箔行业领军企业,以及青岛双瑞、金川集团等众多大型工业集团;境外市场拓展同样成效显著,产品已远销匈牙利、卢森堡、美国、韩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这一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实力与产品可靠性上获得的广泛认可,也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泰金新能采用“客户下单-产品发货-客户验收-质保期结束”的业务模式,在签订合同和发货时,客户会按合同支付相应的预付款。这一模式一方面印证了泰金新能在产业链中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在商务合作与产品定价中所拥有的议价能力。
基于坚实的技术壁垒、清晰的战略布局与持续增长的业绩表现,泰金新能已逐步构建起覆盖多领域、辐射海内外的产业竞争力。此次冲刺科创板上市,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我国关键材料与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注入新动能。未来,随着募投项目的落地与新业务的持续拓展,泰金新能有望在绿色能源与高端制造浪潮中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