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研》眷春/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2025年,在利率中枢下移、资产配置工具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宏观背景下,投资者不再仅仅满足于短期收益的追逐,而是愈发看重穿越周期的“长跑能力”与严控回撤的“稳健基因”。在此关键节点,工银瑞信基金凭借其在主动权益与固定收益领域的均衡发展,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更以其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可持续的回报创造模式,为行业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截至2025年年中,工银瑞信基金旗下产品工银四季收益A类份额过去一年净值增长4.15%,最大回撤仅为-0.91%,远低于同类平均。工银瑞信基金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中,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一、股债业绩双优,夯实业绩基础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在信心修复中走出结构性行情,在此背景下,工银瑞信基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长期业绩答卷。不仅体现了其主动权益、固收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均衡发展,更彰显了其穿越波动的韧性与创造可持续回报的能力。
据Morningstar晨星中国截至6月30日的最新评级,工银瑞信基金展现了其长跑能力。
工银瑞信旗下共有17只基金荣获三年期五星评级,13只基金获评五年期五星,更有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十年期——摘得五星桂冠。这些荣誉广泛分布于主动权益、债券、量化及QDII等多个领域。
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工银瑞信在13家大型权益类公司中脱颖而出,其主动权益基金在近五年和近七年的绝对收益方面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同时,在超额收益方面,近五年和近两年均位居榜首,而近七年和近三年则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固收类基金过去七年收益率在固定收益类大型公司中排第八名。
以工银四季收益为例,从风险收益上看,Wind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工银四季收益A的最大回撤为-0.91%,低于同类平均-1.56%的水平。另外,据工银四季收益二季报,工银四季收益A类份额存续规模为14.46亿份,期间经历了2.77亿份的总申购与2.10亿份的总赎回。申购与赎回的动态平衡,其A类份额在期末稳步增长至15.13亿份。
而超过2亿份的申购与2亿份的赎回,显示出工银四季收益A具备较高的交易活跃度,亦侧面反映出基金管理人具备高效的流动性管理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的申赎压力,保障基金运作的平稳。
二、业绩超额收益显著,团队实力为长期增长提供保障
根据工银瑞信四季收益二季报,该基金在2025年1-6月工银四季收益A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为1.53%,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7%,成功实现了0.46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
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工银四季收益A类份额过去一年、五年和自基金转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15%、21.63%、91.53%。,同期基准分别为2.87%、19.07%、60.59%。
也就是说,自2014年转型以来,工银四季收益A类年化复合收益率可观,且在不同中长期维度均保持了正增长。工银四季收益通过其长期稳健的回报,证明了其穿越涨跌周期的长跑实力,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也荣获国泰海通证券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同类五星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管理人购买并长期持有旗下产品,此举将管理人的自身利益与广大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据工银四季收益二季报,基金管理人——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固有资金持有工银四季收益A类份额共计97,260,801.19份,期间未发生任何申购或赎回操作,这部分持有的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比例达到6.43%。
此外,工银四季收益不存在任何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持有人结构呈现出分散化的特征,有助于基金的平稳运作。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何秀红是穿越涨跌周期的资深老将,具有14年投资管理经验,自2011年产品成立便开始管理,现任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首席固收投资总监,投资风格稳健,擅长通过宏观经济基本面判断,积极寻找具有较强安全边际的资产,是业内少数横跨债券、可转债、权益领域的绩优老将。2024年12月,新生代绩优基金经理黄杨荔加入管理。从过往业绩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由她管理的工银新得利混合过去一年收益率13.03%,跑赢基准收益率5.08个百分点。
工银瑞信综合投研实力为业绩提供坚实支撑,工银瑞信基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投研团队,覆盖宏观经济研究、行业分析、债券及股票投资等多个领域。团队成员平均从业年限较长,历经多轮市场周期考验,为基金的稳健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来看,工银瑞信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组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才团队。目前(含子公司)员工总数79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84%。核心投研团队共225人,投资人员平均从业年限超12年,为公司的稳健运作与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长从业年限意味着团队成员普遍经历过完整的市场涨跌周期转换,其投资决策或更加成熟、理性和富有远见。
三、资产配置与策略以固收为主,久期策略灵活应对
一只基金的投资组合,是其投资理念与风险偏好的直接体现。截至二季度末,工银四季收益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高达97.33%,意味着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和风险都锚定在固定收益市场。其前五大持仓债券的构成中,均为商业银行发行的资本补充工具,构成了基金资产的压舱石,确立了基金追求稳健收益、严控回撤的核心策略。
由于二季度关税政策反复变动,给宏观预期带来了剧烈波动。5月国内央行启动降息降准操作,市场资金面由此转向宽松,资金利率较一季度出现明显下行。投资者逐渐将资金从无风险的国债转向信用债,推动信用债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从而导致信用利差收窄。
在此背景下,工银瑞信四季收益适度提升组合久期,并于二季度适度提升了杠杆,通过融入低成本资金购买债券,能够放大债券投资的收益。随着转债资产的上涨,管理人还适度调降组合的转债仓位,体现了投资组合的动态平衡思路。
总体来看,工银四季收益的操作,始于对宏观政策与市场趋势的判断,继以在债券久期和杠杆上的果断战术执行,辅以在转债资产上的动态平衡与结构优化。
四、结语
工银瑞信旗下权益类与固收类基金中长期业绩稳居同类前列,以工银四季收益为代表的产品在业绩表现、规模增长、风险控制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显著优势。凭借优异的业绩表现、雄厚的团队实力和科学的投资策略,工银瑞信有望继续为债券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数据说明:
1.评级及排名来自国泰海通证券,评级截至2025.06.30,同类指偏债债券型。
2.权益类大型超额收益排名、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排名来源于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工银瑞信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超额收益近七年(2018.07.01-2025.6.30)行业2/13,近五年(2020.07.01-2025.06.30)行业1/13,近三年(2022.07.01-2025.06.30)行业2/13,近两年(2023.07.01-2025.06.30)行业1/13;工银瑞信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绝对收益近七年(2018.07.01-2025.6.30)行业2/13,近五年(2020.07.01-2025.6.30)行业1/13;工银瑞信固收类基金大型公司绝对收益近七年(2018.07.01-2025.6.30)行业8/18。
3.工银四季收益债券A成立于2011年2月10日,基金经理何秀红自基金成立以来管理本基金,基金经理黄杨荔自2024年12月24日起管理本基金,该基金2020-2024年度、转型以来、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五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66%、7.01%、1.08%、3.17%、5.36%、91.53%、1.53%、4.15%、21.6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3.22%、4.22%、2.59%、4.36%、4.34%、60.59%、1.07%、2.87%、19.07%;基金净值增长率及基准收益率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或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06.30。
4.工银新得利混合成立于2017年03月23日,基金经理黄杨荔自2023年10月20日起管理本基金,该基金2020-2024年度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1.43%、2.80%、-3.20%、-7.09%、9.4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10.33%、2.25%、-4.50%、-0.17%、10.21%;基金净值增长率及基准收益率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或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06.30。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工银四季收益为债券型基金,其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率低于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工银新得利混合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相关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