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这个省会,住房空置率全国第一?


楼市未解之谜。


1

哪里的住房空置率最高?


中国城市的住房空置率,一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8月5日,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给这个问题揭开了一层面纱。


翻看报告,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28个大中城市,3万个样本小区,5万份问卷。


按照报告的定义,只要是3个月以上无人居住的住房(期房及开发商建成待售的现房不算),都计做空置房。再根据“空置户数/总户数”就得出了住房空置率。


在这个算法下,报告得出的结论是——


28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一般情况下,空置率在5%—10%之间是合理的,低于此区间则认为空置率过低,表明住房需求旺盛,潜在需求较高。高于10%则认为空置率过高,表明住房供给过剩,存在库存积压风险。


换句话说,这28个大中城市的平均住房空置率,是比较高的。


总体来看,住房空置率随城市能级依次递增——


一线城市平均7%,二线城市平均12%,三线城市16%。


在这些样本城市里,住房空置率最低的是深圳,只有5%左右;最高的是南昌,达到了20%——


是深圳的4倍。


▲图源贝壳研究院


按照国际惯例,空置率在10%—20%就是危险区,到了20%以上已经是严重积压区。换句话说,南昌的住房已经到了严重积压的边缘。


要知道,这个报告是不包括期房和现房待售部分的,如果加上这些,空置率还会更高。即便如此,放到国际上,这些城市的平均住房空置率依然处于高位。


▲图源贝壳研究院


看完这个报告,我脑海中只有一个疑问——


南昌,住房空置率为何如此之高?


2

一座被“透支”的城市


从地理位置上看,南昌有着自己独一份的骄傲。


交叠着赣江、抚河与鄱阳湖,南昌是唯一既属于长江经济带、又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带的省会城市。


但南昌所处的江西,由于邻居们太过耀眼,逐渐成为了网友口中的“阿卡林省”(意指存在感很低),各种利好规划似乎都刻意绕着它走——


环江西5G示范城市网、环江西高铁带、环江西985高校圈、环江西自贸区……


因为这些“一环扣一环”,南昌甚至被戏称为“五环省会”。


尽管存在感不高,但南昌的楼市也经历过一段疯狂岁月。


根据江南都市报的报道,2003年南昌的房价约为2400元/㎡,时至今日已经来到了14000元/㎡左右——


房价是当年的5.8倍。


放眼全国城市,这个房价不算特别高,但从南昌自身的楼市基本面来看,这个价格其实已经溢出泡沫。


先看经济体量。2021年南昌的GDP总量是6650.53亿元,在全国省会里排名第15,低于长春、昆明、沈阳,更和西安、福州、合肥、长沙差着一个段位。


但如果从2021年的房价来看,南昌却几乎可以秒杀同等经济段位的任何一个城市,甚至比肩成都、武汉,脚踩郑州、济南、重庆。


再看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对比一下南昌周边的三个中部省会——


没有本地人的高收入做保障,谁来支撑高房价呢?


再看产业。南昌目前打造的是“4+4+X”产业体系——


4大传统产业(绿色食品、现代针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

4大新兴产业(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


总体来看,传统产业很难吸引真正的高端人才,而新兴产业又还在培育期,看不到规模效应,也很难留住人才。


最后看人口。根据江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为643.75万人,十年间增加120多万人,增长了24%左右。但过去十年,南昌市区面积却从212平方公里扩大为366平方公里——


增长了72.6%。


很明显,南昌的建设速度远大于人口增长速度。


更重要的是,此前子木聊房就做过对比,南昌在全省的经济占比仅仅为仅为24%左右,相比于武汉的38%和长沙的30%,南昌作为省会的“首位度”根本不够——


无法辐射周边城市,更别说人口虹吸。


收入、产业、人口都很难支撑南昌目前的房价,不夸张地说,这极有可能是一个被炒房客透支的市场。


3

房子,到底有没有过剩?


南昌的高空置率背后,藏着一个长久盘旋在人们心中的疑问——


中国到底有多少房子?空置率是多少?


这个问题,如是金融研究院和米筐投资等机构曾做过梳理,目前有四个版本——


1、国家电网调查数据:空置率超过10%。2017年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为11.9%,小城市房屋空置率为13.9%。


2、腾讯调查数据:主要城市空置率超过22%。


3、中金公司《数说中国存量住房》报告数据:2017年末中国城镇广义和狭义住房空置率分别为16.9%和12.1%。


4、 西南财大《2017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报告数据:2017年我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为21.4%。


▲图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四个版本采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差异还挺大。目前来看,业界比较认同的是中金公司《数说中国存量住房》里狭义空置率的结果,即中国城区住房空置率9.7%,城镇总体空置率12.1%。


参照国际通行标准,房屋空置率水平通常在5%~10%,供需基本平衡;10%~20%为危险区间。


这样来看,无论哪个版本,中国的空置率水平都在10%以上。


中金公司的报告里还推算了中国的住房总量。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住房总存量261亿平方米,共计2.7亿套(不含集体宿舍)。家庭户均住房1.13套,但城区家庭户均仅1.07套。


这个数据,和任泽平团队“2018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的结论相差也不大。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总体来说,中国城镇住房并不过剩,但高空置率值得警惕。


4

尾声


国人对高空置率的担忧由来已久。


如上所言,早在2017年,统计数据就显示,中国城镇共有住房2.7亿套,总体住房户均套数为1.13套,套均面积为95.16平方米——


在城区,户均1.07套;在镇区,户均1.21套。


户均住房明明已经超过1套,但依然有无数人在为买不起房而苦恼,此中的关键,在于结构分布不均。有的家庭一套都没有,而有的家庭却有很多套,大量空置。例如2013年,某大员被查处房产高达374套;2018年,某医院院长名下拥有100多套房产……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长此以往,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拉大了贫富差距,还容易让炒房客形成利益群体,阻碍房地产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要缓解高空置率,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设置高比例的住房空置税。例如在英国,有些地方可以对空置房屋多征50%市政税以增加空置房屋的持有成本;在韩国,他们对二套房最高将征收60%的转让所得税。


当持有空置房的成本被不断拉高,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被根治。


说到底,我们的房子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