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诺泰生物:技术平台为基构建生态闭环,细分领域优势愈发凸显

2025年,全球GLP-1多肽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600亿美元。一季度替尔泊肽实现大卖,而司美格鲁肽收入则超k药,成为现象级“药王”。与此同时,寡核苷酸赛道在诺华Leqvio(英克司兰)等产品不断放量的推动下,逐渐从“概念”走向“现金流”。两条高景气赛道交汇,让同时具备长链多肽吨级产能与寡核苷酸商业化能力的国内生物医药公司成为稀缺标的——诺泰生物(688076.SH)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前,多肽与寡核苷酸药物已步入“工艺优化带来的红利期”。谁能把合成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把杂质谱压到ppm级,或许谁就能享受下一波“原料+制剂”的双重利润。对此,诺泰生物提前卡位,把“固液融合”写进工艺包,而如今随着601等车间的逐步投产、寡核苷酸吨级车间即将交付,公司技术平台正从“实验室优势”兑现为“规模优势”,恰逢全球产业链转移,窗口期已被彻底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8日晚间,诺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其产品阿戈美拉汀片拟中选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据悉,阿戈美拉汀片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具有独特且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是兼具快速改善睡眠且不影响日间功能的抗抑郁药。公司方面表示,在采购周期中,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本次药品集采中选品种,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若后续采购合同得以签订并履行,将对公司相关产品销售规模、渠道拓展、品牌影响力,以及后续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从单点突破到技术协同

项目承接能力节节攀升

诺泰生物核心业务方向专注于多肽药物和小分子化药,同时战略布局寡核苷酸业务。在研发端,公司凭借学科交叉优势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研发生产体系,而领先的研发技术服务平台使诺泰生物得以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从在研项目来看,据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目前公司主要在研项共计17个,其中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利拉鲁肽三大 GLP-1注射液处于验证性临床或小试阶段,而英克司兰、普卡那肽等原料药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品种亦在同步快速推进。

实际上,针对多肽特色原料药,早在2003年诺泰生物便已涉足该领域,先发布局优势也使得公司在多肽领域拥有了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在传统固相多肽合成中,随着链长增加,每步缩合反应的不完全性累积导致产率急剧下降,且副反应增多、粗品纯度低,难以规模化生产。对此,诺泰生物用“液相片段+固相拼装”把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做到10公斤级,收率显著提升并进一步压缩杂质,为其铸就了行业领先身位。

多肽业务的愈发稳健,也为诺泰生物另一主线小分子(CDMO)业务形成正向促进。近年来,行业普遍采用“CRO+CMO”分段外包,导致技术碎片化及一致性问题。而诺泰生物把固相合成仪、AKTA纯化、Q-Exactive质谱串成闭环,PMO单体、GalNAc-Linker等全部内部完成。此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MNC重磅寡核苷酸CDMO战略合作。而且目前公司已与因赛特、吉利德等海外知名创新药企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平台溢价能力持续得到验证。未来,诺泰生物CDMO业务将进一步加大资源配置,持续向高价值链方向迈进,如巩固GMP体系、强化研发力量等。

此外,诺泰生物正针对合成生物学、光化学、电化学、AI-driven工艺化学等前沿技术进行积极布局建设,将多肽、小分子领域技术优势通过平台战略拓展延伸至环肽、XDC、寡核苷酸等领域,实现技术优势n次方叠加。值得关注的是,多肽和寡核苷酸合成中所使用的DMF、DCM等溶剂受限于环境和健康等影响,环保税+碳排成本逐年攀升,近年来行业已推动绿色容积研究。为此,诺泰生物把连续流光化学引入侧链修饰,并把酶催化用于手性中间体,两项技术叠加让三废能耗大幅下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试运行前,诺泰生物依托技术平台优势提前锁定低碳效能,为后续欧洲制剂客户提价预留了空间。

整体而言,依托技术平台优势,诺泰生物专注细分领域长项,不仅在多肽和寡核苷酸领域建立强大竞争优势,还通过技术平台的协同效应,将技术边界拓展至更多领域。这不仅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更为其后续承接更多的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产能+BD”齐驱

生态闭环铸就“护城河”

在技术研发不断加码的同时,生产端提升亦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据了解,诺泰生物连云港601车间释放5吨多肽产能后,随即启动602车间建设,届时多肽总产能将进一步实现突破。寡核苷酸车间2025年10月交付后,可年产1000公斤API、100公斤PMO及200公斤PEG-环肽,进而实现“小批量高附加值”与“大宗量规模经济”的兼顾。

此外,建德小分子CDMO新增22万升GMP产能,专供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与连云港形成“小分子+生物药”双基地,进一步提升订单粘性。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现已成为在小分子、多肽及寡核苷酸领域同时通过FDA检查的行业领先企业。未来,随着优质产能释放将进一步提升诺泰生物多肽、寡核苷酸等细分领域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不仅如此,依托国际化视野的BD团队,诺泰生物以“平台战略+矩阵战术”覆盖全球严肃医疗市场,与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目前,公司在拓展传统欧美市场的同时,已深度覆盖拉美、亚太等新兴市场严肃医疗领域。对于寡核苷酸、偶联等新兴业务板块,公司通过平台战略赋能客户拓展,助力多家国内外药企推进产品管线,提供端到端全流程服务,逐步构建了自身新的增长曲线。

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今年以来,诺泰生物聚焦AI技术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变革,与深势科技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构建“智能研发-精准制造-生态赋能”三位一体价值体系。借此,将助力公司构建AI驱动的CRDMO体系。短期看,AI更多的是降本增效;而中长期看,随着AI技术应用的深入,当AI把环肽、XDC这些“高难赛道”变成“可预测、可模块化”工艺,诺泰生物或许能够更好地用平台思维“批量复制”爆款,进而实现模式升级,推动自身毛利水平抬升。

通盘来看,诺泰真正的护城河不在单点技术研发,而在于“技术+产能+BD”所形成的生态闭环。技术平台不再是静态的专利墙,而是一条持续自我强化的“飞轮”:工艺优势→成本控制→订单获取→产能扩张→AI应用→工艺再优化。同时,通过产业协同、板块拓展和优势叠加,形成一个强大的闭环生态系统。诺泰生物的生态闭环系统正进入正循环,未来或许将为市场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眼下,诺泰生物的自我强化的“飞轮”效应正在显现。从公司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业绩稳中有进,1-9月营业收入达15.27亿元,同比增长21.95%,同期归母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27.57%,营收与利润均实现双位数快增,2025年全年高质量发展可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