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红花郎:穿越周期“宴”场景韧性显现

《金基研》眷春/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在白酒产业迈向万亿级市场规模的关键时期,"量降利升"的市场特征持续深化。数据显示,2020-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规模从5,836亿元攀升至8,618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万亿大关,但产量逐年收缩,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同比下降1.8%,2025年一季度降幅扩大至7.2%。

在行业转型关键阶段,红花郎锚定宴席消费场景,通过强化品牌文化价值赋能、推进产品矩阵创新升级、优化渠道机制,成功实现业绩增长。2024 年前三季度,红花郎成为国内宴席市场酱酒销量榜首;在郎酒集团内部,其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36.37%跃升至2024年的 41.67%。

一、白酒行业结构性调整,规模破万亿穿越周期潜力在握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白酒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形成了多元发展格局。如今,白酒不仅是餐桌上的饮品,更延伸至品质消费、饮用偏好等细分领域,以及商务宴请、文化收藏等多元社交场景。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国内酒水市场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规模增长显著。

根据艾媒咨询《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显示,2020-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5,836亿元、6,434亿元、6,712亿元、7,818亿元、8,618亿元。

也就是说,白酒行业市场规模在近5年内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此外,基于当前的增长趋势与市场潜力,预计2026 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有望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这意味着白酒行业将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尽管白酒市场规模增长显著,但在白酒产量方面迎来结构性调整。

2024年,白酒行业迎来了深度调整的阶段,呈现“量降利升”的分化现象。

具体来看,据《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数据,国内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89家,2024 全年完成白酒总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行业完成销售收入7,963.8亿元,同比增加 5.3%;实现利润总额2,508.7亿元,同比增长7.8%。

这种“产量收缩、利润增长”的反差,表明白酒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型向价值提升型转变,品牌化战略或显成效。

2025年,行业深度调整的态势仍在延续。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白酒行业产量为103.2万千升,同比降幅为7.2%,产量下降趋势进一步深化。

然而,仍有数据显示,22.9%的酒企实现了销售量增长,25.7%的酒企销售额实现突破;超过半数酒企的经销商数量与终端门店数量保持稳定,展现出市场根基的稳固性;值得注意的是,42.9%的企业线上业务占比显著提升。

在行业深度调整下,白酒行业开始由 “规模扩张”全面转向“价值深耕”,消费市场亦开始呈现出从“量的满足”向“质的跃升”转型的特征。

从消费群体结构演变来看,国内白酒市场正经历变革。商务及管理人群凭借 85.1%的消费占比,居白酒消费主要地位,但“年轻化”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其中,85-94年出生的普通白领及职场新人,正逐步成长为白酒细分市场的新增长人群。

据《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2025年1-6月白酒消费市场的高潜消费人群里,85 年至94年出生的普通白领消费占比达70.02%,而95后出生的职场新人占17%。

此外,从白酒消费场景变化的角度来看,当前消费者在非刚性消费上显得更加理性。商务送礼场景、朋友聚会场景呈现明显收缩态势,日常饮用场景、婚宴场景相对稳定。

数据显示,商务送礼场景呈现明显收缩态势,80.8%的经销商表示该场景消费减少,3.9%反馈 增加,15.4%维持持平;朋友聚会场景中53.9%经销商称消费减少,11.5%反馈增加,34.6%保持 持平;日常饮用场景里46.2%经销商反馈消费减少,15.4%增加,38.5%持平;婚宴场景38.5% 经销商表示消费减少,增加与持平占比均为30.8%。

不难发现,婚宴作为刚性消费场景,虽受整体环境影响有需求收缩,市场稳定与增长,也说明白酒市场贴合婚宴文化、有着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二、品牌、文化、渠道三驾马车构筑核心竞争力,“宴”场景消费韧性凸显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当“量降利升”成为常态,消费端向“质的跃升”转型,意味着行业已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此时品牌力成为消费者选择的“信任背书”。而白酒作为渠道驱动的行业,渠道生态也影响着品牌在白酒市场的渗透能力。正是洞察到这一行业大势,红花郎锚定宴席市场,以“品牌、文化、渠道”的三驾马车,构筑核心竞争力,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壁垒。

在市场消费场景转变背景下,红花郎展现不俗潜力,2025年1月15日,郎酒举办2024年度十大新闻与十大图片发布会。会上,专业报告显示,聚焦国内宴席市场主销酱酒,对郎酒2024 年前三季度销量表现开展研究,同时整合多渠道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红花郎在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宴席市场酱酒销量中位居第一。

数据显示,2023-2024年,郎酒营收呈现增长态势,分别超220亿元、240亿元规模;同期,红花郎营收表现分别达80亿元、100亿元。

从营收占比维度分析,红花郎在郎酒整体营收中的占比,2023年约为36.37%,2024年提升至41.67%,可见相较于2023年,2024年红花郎营收占比实现了显著增长。

不仅如此,数据显示,2023 年郎酒在河南销售收入约32亿,红花郎占比超50%;2024年河南销售预计近50亿,红花郎占比50%-60%,且在豫中、豫北等地级市及长葛、长垣等县级市场表现突出,部分下沉市场宴席占有率超70%。此外,湖南市场红花郎2024年销售增长50%,四川、陕西、浙江等地红花郎在宴席市场份额均显著提升,西北、华东等区域亦呈稳步增长态势。

也就是说,红花郎在多地实现动销与份额双增长。而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间,红花郎是如何做到的?

从品牌上看,2025年蛇年春晚作为春节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首个新春盛典,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红花郎×央视春晚再度联手,品牌以标志性的中国红元素融入晚会场景。

红花郎历经二十余载品牌建设,已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市场影响力。与春节等传统节日强势绑定,是国人眼里的团圆酒、喜庆酒、幸福酒、吉祥酒,并与春晚结下不解之缘。

2009年,红花郎与央视春晚首次携手,连续三年冠名“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彼时,“红花郎红动中国”的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助力品牌迅速跻身“国民酱酒”行列,成为春节团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标志性符号。

2021年,郎酒官宣红花郎《春晚有心意》节目,同时还独家总冠名《2022川渝春节联欢晚会》。红花郎再次回归春晚舞台,唤起无数消费者对春晚和红花郎这对经典荧幕IP的经典记忆。

红花郎以《春晚有心意》为起点,推出“红花郎中国节”年度主题IP。此后,逢春节、端午、七夕等传统佳节,红花郎品牌通过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与消费者展开深度互动,春节传递红火祝福,端午传承千年制曲工艺,七夕联结浪漫情意。

在端午佳节之际,郎酒邀请参与红花郎“幸福办婚宴,浪漫游庄园”活动的10对新人,共赴红花郎诞生地——郎酒庄园共度端午与蜜月。新人们参与“2025郎酒端午制曲大典”,沉浸式见证酱酒制曲工艺的千年传承,感受一杯红花郎所蕴含的“情绪价值”与品牌“唯客是尊”的服务理念。

活动中,新人不仅能旁观端午制曲大典,更有机会受邀上台参与拌曲,亲手触碰传承千年的酿酒工艺。其中有游客评论到:“这一次庄园之旅深受震撼,服务、美酒、美景,一场全方面的极致体验。有幸在郎酒端午制曲大典受邀上台拌曲,十分正式与难忘。”

天宝峰、天宝洞、金樽堡、敬天台、地之阁、品月轩等打卡点,无一不是见证美好并提升浪漫度的绝佳场景,带来丰富饱满的情绪价值。同时,郎酒为新人们提供的专属定制晚宴、特色菜品和定制名字寝具等体现极致服务的惊喜内容,能够留下更多记忆点和感动瞬间。让每一对新人都感受到“来了还想来”的魅力。

新人在此共度蜜月,沉浸式见证端午制曲大典,不仅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工艺、浪漫仪式与极致体验的独特旅程,还让红花郎的品牌嵌入人生重要时刻,将“品质”转化为蜜月浪漫的仪式感。

不仅如此,2025红花郎开盖扫码活动焕新上线,郎酒股份宣布,2025年3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面向消费者推出红花郎与郎牌郎开盖扫码赢好礼活动。

2025年4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红花郎推出“办宴会 享好礼”活动,活动针对不同购酒数量梯度设置奖励,涵盖实物好礼、旅游及个性化定制等权益。

在众多活动中,红花郎的“红”文化亦深入人心,在国内文化中,红色始终是承载情感与祝福的重要符号,从门楣春联到新娘嫁衣,再到宴饮美酒,构成了民族记忆中喜庆的色彩基调。

无论是婚宴的喜庆氛围、生日宴的温馨时刻,还是商务宴请的庄重场合,红花郎以“宴会红”的定位成为连接情感的媒介。

此外,红花郎携手四川卫视打造的《红花郎文化喜宴》大型纪实节目,足迹遍及会理、黔东南、大兴安岭等地域,记录不同民族喜宴文化与红花郎红色基因融合,使产品成为文化载体。

在酒体设计上,红花郎10以喜庆红火的“中国红”瓶身适配大众宴会场景,红花郎15则采用庄重大气的“赤瑕红”包装定位商务宴请。

值得一提的是,郎酒的“生长养藏”酿贮法则,构成了红花郎品质长“红”的工艺保障。从赤水河上游的原料种植,到天宝峰的陶坛陈酿。

最后,红花郎品质的长“红”亦离不开其在渠道建设的投入。

郎酒以“让经销商有钱赚”为核心导向,郎酒给予经销商一系列补贴措施,减少经销商对库存资产缩水的担忧,让经销商获得合理利润。此外,通过“幸福办婚宴,浪漫游庄园”等活动,红花郎将产品消费与情感记忆深度绑定,打破了白酒作为宴席工具的固有认知。

总而言之,在行业深度调整期,红花郎以品牌文化赋能、品质工艺筑基、渠道生态共赢三驾马车构筑核心竞争力,在宴席市场实现销量与份额双突破。

三、产品创新多维发力,消费体验全面升级

红花郎在产品与渠道层面持续发力,将文化价值转化为实际消费体验。从品牌活动的情感共鸣到产品矩阵的品质升级,为消费者带来价值提升体验。

2024年6月10日,第五代红花郎・10 在端午制曲大典上官宣升级上市,以酒体、包装、体验的全面升级,打造“功能更好、美学更优、穿透力更强”的产品形象。

资料显示,第五代红花郎・10 严循 “生长养藏”独家酿贮法则,在 “4+10”年份标准的品质根基上实现全面升级,打造 “内外兼修”品质。

2025年3月25日,第五届郎酒庄园三品节在郎酒庄园举办。

三品节设置品质、品牌、品味三大奖项,为 763 个团体及个人颁奖,获奖者涵盖种植户、科研人员、经销商、消费者等 16 类群体,以 "全产业链激励" 机制构建独特产业生态,体现对品质、品牌、品味的敬畏与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

此外,郎酒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同发布的《中国郎・庄园酱酒蓝皮书》围绕庄园酱酒酿造技术、历史、文化、标准等九大价值维度展开,推动酱酒品类从“产区概念”向“庄园标准”进化。

值得注意的是,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宣布郎牌郎、红运郎产品升级,形成酱香郎酒五大战略单品产品矩阵。该矩阵以郎牌郎为基座,红花郎・10、红花郎・15 为重要支撑,青花郎为第一战略单品,红运郎聚焦超高端引领,覆盖大众到超高端价格带。

在宴会消费场景中,红花郎凭借品质、品牌与品味的三维发力,在婚庆及各类宴席市场持续升温,掀起一股“办宴会,选红花郎”的消费热潮。

资料显示,消费者如此评价:“红花郎犹如一位诗人,用醇厚的酒香和甘甜的滋味,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基于品牌文化与“宴”场景把控,红花郎在文化与品质端协同发力,将文化价值转化为消费价值,提升消费者体验。